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由被動變主動
2011年5月24日11:41:00 作者/來源:知識產權報
5月12日至14日,為期3天的第15屆中國國際軟件博覽會(以下簡稱軟博會)在北京舉行。中軟、東軟、中創、啟明信息等600多家軟件企業齊齊亮相,集中展示了“十一五”期間電子產業發展基金軟件領域項目取得的科技成果。統計數據顯示,“十一五”軟件著作權登記量翻了兩番,則是這一創新成果知識產權化的一個縮影。
記者在軟博會上看到,各大軟件企業在比拼創新成果的同時,也積極交流自主創新經驗,深入探討中國軟件企業的自主知識產權之路。和往屆一樣,在展品介紹和展示、主題論壇和分會論壇上,專利、著作權、商業秘密、知識產權等主題詞頻頻閃現;不同的是,軟件企業對于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性以及知識產權管理的認識,從被動的接受開始轉變為自覺的行動。
軟件企業創新成果爭奇斗艷
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是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和戰略性產業。去年,我國軟件業務實現收入達1.35萬億元人民幣,占電子信息產業的比重由2001年的6%上升到18%。本屆軟博會上,619家參展企業全面展示了行業技術標準、電子政務、城市管理、軟件與服務、農村信息化建設、消費電子、工業設計等領域的創新成果。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楊學山在本屆軟博會開幕式致辭中表示,2000年我國制定出臺了《鼓勵軟件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開啟了我國軟件產業發展的“黃金10年”。今年初,國務院印發了《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以下簡稱“4號文”),這是新時期軟件產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
我國軟件產業的高速發展是自主創新結出的豐碩成果。據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統計的數據,去年我國軟件著作權登記量突破8萬件,“十一五”期間軟件著作權登記量與“十五”期間相比翻了兩番,年均增速達37%。本屆軟博會上,中創軟件采用LED大屏、電子相冊、三維立體墻、射頻識別技術等手段,展示了公司承擔國家“核高基”重大科技專項取得的重大成果,以及基于融合物聯網、云計算技術在金融、交通、電信等國民經濟關鍵行業領域的典型應用。中標軟件突出展示了“中標麒麟”、“中標凌巧”、“中標普華”三大自主品牌產品體系。
此外,7個中國軟件名城及創建試點城市集體亮相。北京展團在展館現場開辟云計算應用終端體驗區,展示了模擬工廠設計、工藝、生產、制造流程,讓觀眾現場體驗“數字化”設計和管理過程。濟南展團以實物的形式重點展示了模擬開航車、電力巡檢機器人、無縫拼接大屏幕、行業應用機器人等。天津展區則展出了航空飛行模擬系統、金融領域柜面業務體驗系統等。
知識產權保護帶來收益
“軟件產業的競爭力在于不斷的技術創新,只有具備核心技術知識產權的軟件企業才有發展壯大的基礎,才能支撐起真正具有競爭力的產業規模。因此,知識產權保護在產業發展中舉足輕重。”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知識產權中心主任趙天武在主持中國軟件知識產權論壇時表示。該論壇是本屆博覽會專為推進軟件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與運營而設。
“IBM在全球擁有超過1.4萬件專利。公司過去10年中每年從專利許可中獲得10億美元的收入。更重要的是,一個強大的專利組合確保了IBM的‘經營自由’。IBM曾請第三方評估公司評估是否有必要保持如此大的專利數量。評估發現,如果沒有這樣的專利組合,公司每年需要花費30億美元至50億美元應付可能遭遇的訴訟。”論壇上,IBM(中國)有限公司知識產權法律總監張艷的介紹讓國內軟件企業看到了榜樣的力量。
中標軟件有限公司副總裁郭濤向記者表示,在政策的鼓舞下,近兩年間,中標軟件共申請專利24件,登記著作權21件。公司加大研發投入,公司研發人員占總人數的80%。他特別提到,今年出臺的“4號文”非常注重軟件與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中的知識產權問題,強調要鼓勵軟件著作權登記,嚴格落實軟件與集成電路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加大對網絡環境下軟件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的保護力度,積極開發和應用正版軟件網絡版權保護技術,建立軟件正版化的長效機制。
“知識產權保護環境已經成為軟件企業選擇投資時重點關注的內容之一。目前,我們在軟件園內設立了專門的知識產權部門,為入駐軟件企業提供知識產權法律咨詢、政策宣傳和維權援助等服務。”前來參展的南京市雨花軟件園招商及國際合作部負責人楊甫奇告訴記者。南京市是首個中國軟件名城,雨花軟件園作為該市最大的軟件園,目前已有200多家軟件企業入駐。
企業知識產權運營有差異
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性對于軟件企業已不再陌生,但是如何更好地維護自身權益,更有效地運營知識產權,國內外企業之間明顯有別。
張艷在論壇上力陳,著作權和商業秘密難以充分保護軟件的知識產權,希望國內能擴大對軟件的可專利化的范圍,加大軟件的專利保護。“在目前出現的糾紛中,軟件企業在商業秘密的鑒定、軟件作品的比對以及電子證據的提取等方面,仍存在不少誤區。”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知識產權專業委員會執委李德成表示。
“我們要進一步研究解決軟件價值低估、不正當競爭、知識產權保護、軟件資產管理等重大問題,提出解決方案和應對措施。”楊學山在發言中表達了我國政府推進知識產權工作促進軟件產業發展的決心:要加強反壟斷工作,依法打擊各種濫用知識產權、限制競爭的行為,開展知識產權專項行動,推進軟件正版化。
郭濤認為,針對軟件易傳播、易復制的特點,企業知識產權工作需要進行多方位的探索,通過著作權登記、專利申請、商業秘密、反不當競爭等多種方式來保護軟件創新成果。“創新是前提,發展是目標,保護是手段。”他呼吁,中國軟件產業上下游之間加強協作,營造良好的創新環境,走出一條自主知識產權之路。
—桂林市持衡專利商標事務所轉 |